描述
此經乃世人公認屬於中國人的第一部佛經
其地位及價值至今無有代者,譯者為令讀者直飲法乳
特以最容易理解之字句,直接將經文之隱義處充份表達
不必拐彎抹角的摸索,即可契入《六祖壇經》本懷
自行掌握般若法門之鑰,於生活中受用自如
壇經是佛教中國化的里程碑,也是印度佛教思想傳入中土以後,在中土融合的具體成果
六祖惠能的思想,主要融合了《金剛經》、《維摩詰經》、《涅槃經》的「無念」、「入世」、「佛性」思想,
充分展現佛陀的人本精神
此後主導中土佛教、禪宗的發展,達一千餘年
譯者結合禪宗思想,將《壇經》放在禪宗的理路上解說,充分說明六祖今生解脫的主張
由心性中去尋求生命的解脫,而不寄望於任何的外在形式或力量,正是現代人最佳的生命甘泉
《六祖壇經》一直是中國甚至近代世界各國佛學、禪學研究者或佛教界所津津樂道的一本曠世經典
其中原因除了六祖惠能傳奇的一生之外,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此經對當前世界禪學重大的影響與主流的地位
世界禪學主要受近代日本禪學的影響,西方世界認識禪學幾乎都來自日本
日本禪學則源自於中國惠能門下南禪所傳的臨濟宗與曹洞宗
惠能的禪法源於南北朝時由南印度東來的菩提達摩,達摩所傳的禪法
在歷經五代,到五祖弘忍之後,產生了重大的變革,《壇經》便是這項變革的思想精華
近人胡適曾對《壇經》從內容到版本作了研究、比對,認為此經並非惠能弟子法海彙整惠能說法的記錄,而是神會及其弟子所作
這段論辯持續了約有五十年之久,最終的結果仍是以傳統的看法,法海所輯受到多數人的肯定
但此經的價值是在於內容,而不在於作者
本書的目的也不在於作者是誰的探究,而是希望提供一個閱讀這本曠世鉅作的方便而正確的方法,因此不涉入作者何人的爭辯中
《壇經》值得吾人一讀再讀的原因可歸納如后:
一、此經是佛典中唯一被稱為「經」的中國人作品
佛典可分為經、律、論三類,唯佛陀所說才稱為經,《壇經》為中國人所作而稱為經,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二、此經是佛教傳入中國數百年後,代表佛教中國化的里程碑
佛教從漢末傳入中國後,早期以神怪之說為主流,隨著各種經典譯成漢文之後,則形成各家各執一經,依經演繹教義的現象
接著便是各種宗派相繼出現,如三論、華嚴、天台等宗,但仍舊是宗於印度所傳經典。
《壇經》的出現,汲取了各種重要的大乘經典,如《涅槃經》、《維摩詰經》、《金剛經》、《楞伽經》等思想
溶入中國的固有文化,形成獨樹一幟的《壇經》
三、破除一切形式主義,回歸佛陀的智慧解脫
佛陀的本意即是覺悟者,佛陀宣傳的教義本來就是透過對生命真實、透徹的認知,找到人的定位而開啟生命的價值,進而獲得解脫
但隨著時間的演變,原始佛教所反對的偶像崇拜等,反而逐漸使佛教走上形式主義;業報輪迴思想也逐漸主導信徒的思想行為
《壇經》的思想,重新彰影佛陀解脫道的思想,並使今生獲得解脫成為可能
四、重視人的價值
惠能倡導自性解脫,並以此作為思想的主軸,
認為人人都具有佛性,人人都可以透過自性的開發,解脫一切束縛,彰顯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及主體的地位
眾生平等的佛陀教義,在自具佛性的思想下,得到充分的肯定
並使佛教由消極的面向,走入積極的面向
五、影響後世佛教的發展
自唐末以後,中國佛教逐漸形成淨土宗與禪宗兩大主流,惠能的禪法,即是此後禪宗的主要思想內容
惠能主張實踐的修行法,同時摒除了佛教在中國發展中,趨向佛學理論探討的偏向,使佛教重新回歸到大眾的生活中
惠能入世的修行觀,更吸引了眾多的俗家信徒,使佛教更深入民間,不分僧俗
本書原文採用曹溪原本,並參考丁福保《六祖壇經箋註》,譯文採與原文上下對譯,方便讀者閱讀
每一品後面所作的說明文字,一方面解說各品的宗旨,一方面對部份名詞作了解釋,希望帶給讀者更多的方便與清晰的思路
文前另外對禪宗、《壇經》及六祖惠能作了簡介,及釐清彼此的關係
目的是希望讀者在閱讀《壇經》之前,能以寬大的視野了解此經的價值與歷史地位,掌握此經的意旨
《壇經》不僅僅是佛教的重要典籍,更是現代人修心、獲得自在的良師益友!
作者:蕭振士
出版社:大喜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06
ISBN:9789869541626
叢書系列:淡活智在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