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當代佛教戒律新詮
釋清德 著
「印順學」推廣研究之向前邁步
佛教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林建德 教授
清德法師的大作《當代佛教戒律新詮—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問世,此可說是「印順學」發展的一件大事。法師長年投身印順導師思想的宏揚,尤致力於《成佛之道》的介紹導讀,我與法師即結緣於「成佛之道研習營」(至今已舉辦十八屆)。相對於福智團體在各地帶領《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讀書會,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以白話文寫成,在觀念與法義亦有勝場,是以清德法師發心帶動此書的研討,每年舉辦研習活動(目前因疫情而暫停),凡事親力親為並自編教材講義,期能如《廣論》一樣,讓《成佛之道》讀書會在全台灣乃至華人世界遍地開花。清德法師早年就讀中華佛學研究所,跟隨聖嚴法師撰寫《印順導師的律學思想》作為學位論文,其後則出版成冊;今在過往的研究基礎上擴編展開,而有此書之集成。忝為在家白衣弟子的我,又非以律學為研究專家,對於佛教戒律的相關問題實不容置喙(尤其是出家戒);然自許為印順佛學的愛好者、追隨者,任何導師思想的研究都是我所感興趣的,同時也是職責所在。不管是法義思想的詮釋論述,或者歷史文獻的考證研究,印順導師皆著力甚深;不僅如此,對於戒律相關的制度問題,心中亦有理念願景,如在〈人間佛教要略〉指出人間佛教的理論原則是「法與律合一」,認為「導之以法,齊之以律」是佛教修行的理想;佛陀入滅除了囑咐弟子「以法為師」,亦要「以戒為師」—「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所說法戒即汝大師」,戒律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印順導師心繫著「復興佛法,利濟人群」,佛教制度的重整是其中一大環節,無論對己之戒行清淨,或者對人之倫理規範,顯示人間佛教之重視身心修持,此倫理規約的整體檢視、全盤反思,當也相應於太虛大師三大革命當中的「教制革命」。淺見以為這本以戒律為主的著述,可視為是「印順學」推廣、研究的向前邁步,或可和性廣法師的《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相互輝映,各聚焦印順導師在戒律與禪定的探究成果,顯示他老人家在學術研究與教義開演外深切的修行關懷。全書分為「戒律德行」、「研律對比」、「興革傳承」三篇,分具通俗性、學術性及應用性三個向度。在「戒律德行」的通俗性上,回歸佛法以生命解脫作為終極關懷,當中不離戒律與智慧的實踐,尤其戒律更是修行解脫的基礎,而此德性涵養、德行踐履,不僅限於佛教,也是儒家所重,人間佛教之「人菩薩行」即以「十善」為佛法修學的起點;整體而言,首篇概括式介紹佛法根本,以及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要義,予人深入淺出的通俗理解。在「研律對比」的學術性上,不只比較印順導師與日本著名學者平川彰,對律藏研究的不同看法,也對比其有別於傳統佛教的律學觀點,標示「和樂清淨」的僧制理想,以及論述印順導師對於歷史上戒律歧見的獨到詮解。在「興革傳承」的應用性上,探討印順導師對中國佛教制度興革的省思,及論述昭慧法師在律學與佛教倫理學的特見,此從古典戒律學延伸到當今佛教倫理學,兼顧理論與實踐、傳統與現代,亦見「印順學」薪火相傳之創新開展。最後,祈願本書出版利樂一切有情眾生,佛法智慧暨印順導師思想甘露普霑、如日高照!
自序
釋清德
一、寫作緣起
筆者於民國 75 年,就讀聖嚴法師創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即《印順導師的律學思想》,撰寫動機是:從現實出家生活中感到諸多疑惑,諸如:出家及僧團的真義何在?如何維持僧團的和樂清淨?住持的責任是什麼?如何研讀律藏,並從中掌握佛陀制戒的精神與目的?……這與僧眾日常行持有關的戒律問題,關係著佛教的興衰。想起研讀印順導師著作時,導師也頗關心此僧制問題;故想從導師著作中解除自己的疑惑。由於導師對教史、教理、教制、教典,有全面性的深入探究;筆者在遍讀其著作並加以整理後,得到滿意的解答,終於民國 80 年完成畢業論文。基於對「法與律」的好樂,研讀印順導師思想,已成筆者此生的志業。在往後 30 年的教學歲月中,陸續發掘還有許多資料,可作為導師律學思想的補充;又發現昭慧法師能在導師律學基礎上,有新的詮釋與著述。於是利用近二年的教學之餘再整理;期許能完整表達印順導師律學思想的當代意義。
二、各章節重點
全書共六章,分三單元。第一、二章,是與佛弟子修行有關的「戒律德行篇」;第三、四章,是與現代、傳統研律者作比較的「研律對比篇」;第五、六章,是有關佛教制度的興革與傳承的「興革傳承篇」。第一章「生命解脫與戒慧的實踐」。 從人類對生命的看法,切入釋尊獨到的特見(四諦);說明學佛先要了解生命的由來(煩惱、造業、受報),解脫之道在三學;並解釋佛法為何不重深定,而重戒慧。再從「戒」的三個字義,了解「戒體」的由來:「尸羅」是善的習性,是人類生而就有的;更需外緣(受戒)的助力。佛制的「戒法」,是從深切了解(三寶、四諦)而起淨信,誓願作在家出家佛弟子,而授持不同的「律儀」。戒有廣狹義,廣義包涵一切正行,即人天、聲聞、菩薩乘的德行;狹義才是三乘別的戒法。並探究為何「戒律」的根源是「慈悲」?慈悲喜捨(四無量定)在佛教史上有何轉折?為何慈悲的根源是「緣起」?依緣起來作慈悲與儒家的仁,耶教的愛的比較。為何對緣起的如實了知即「智慧」?而說明緣起的定義、內涵與悟入,及智慧的聞思修證次第;而發現「慧」是「戒」的開始與完成。第二章「佛梵儒德行的比較與『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提出」。 先以佛法人天、聲聞、菩薩乘的德行,與印度修行的六法作比較,從中了解佛法對印度的「祭祀、咒術、苦行」,如何由排斥到接納的轉折。再與中國儒家的修學歷程作比較,得以深入了解儒佛修學歷程的異同,與佛法的殊勝所在。印順導師一生專研「印度佛教」,實是為了中國佛教。他發現中國佛教屬印度「後期大乘」,特色是急求成佛的淨土行;但導師從全體佛法觀點來看淨土,有別於傳統中國的淨土宗。導師又從印度四期佛教中,截取各時代的精華而抉擇其核心思想即:「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初期大乘)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因而提出其「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理念。筆者發現《成佛之道》即是「人間佛教」思想的精要展現。第三章「印順導師的律藏研究及其與平川彰之異義」。導師有感於佛教是「法與律」二者的總和,應均衡發展;但佛教早就偏於法的發揚,這是佛法發展的一大損失,故對律制有深廣的探究。他發現現存「律藏」都具部派色彩,但透過華文各部派律典的比較,得知〈戒經〉、〈經分別〉(戒經的解釋)、〈犍度〉(有關僧團與個人的所有規制)、〈比丘尼律〉等的由來與發展。即「律」在第一結集時,主要是〈戒經〉(最初約150 戒),還有「隨順法偈」。第二結集到部派分化時,〈戒經〉已有了〈經分別〉;「隨順法偈」,已有部分的類集,後更成為各種〈犍度〉。《律藏》的結集是以〈比丘律〉為主,〈比丘尼律〉只略舉「不共戒」。而「布薩說戒」成為教育僧眾,淨化僧眾的好方法。此中,有與日本學者平川彰不同的見解;並對平川彰「大乘教團起源」的三種立論,提出反思;這可說是與現代研律者的異議。第四章「印順導師與傳統研律者的比較」。從導師不同於傳統的研究方法(史地考證法、依三法印研究佛法),看其與中國律宗對「戒體觀」的差異。再從導師對傳統律宗的評議「於實現和樂清淨之僧制,則殊少成就」,看導師對「和樂清淨之僧制」的探究:知早期出家戒法及早期僧團生活的演變;更將佛陀制戒的十種動機,歸納為六義:即有「和合、安樂、清淨」的僧團,成員才易修行証果,才能外化信眾,而達正法久住的目的。此中,和合最重要。六和敬的僧團,建立在「見和、戒和、利和」上。此中,「戒和同行」是大眾的事情,由完具僧格的大眾集議來決定;議事的表決,常採全體通過制,也有行黑白籌取決多數。如違反淨化身心、和樂大眾的戒律,都要懺悔,向大眾承認自己的錯失;如犯重罪,要接受大眾的懲罰;如犯不可懺悔的重罪,即不容存留在僧團,這才能保持僧團的清淨。僧團中沒有領袖,沒有主教,依受戒先後為次第;互相教授教誡,互相慰勉警策。尊上座,重大眾,主德化,是僧團的精神。因此,能負起住持正法的責任,也是佛陀慧命的擴展與延續。導師又對早期幾則戒律問題作探究,這也是現代研律範例,如:關於「女眾出家」,「八敬法」的由來與影響,「小小戒的取捨」,「金銀戒的受取」,「提婆達多的五法破僧」,「兩次結集對教團的影響」,「佛陀的最後教誡」等。第五章「印順導師論中國佛教制度的興革之道」。導師發現佛教僧制,雖取法當時的政治與其他宗教的組織制度;但在佛的正覺中自有其卓越的特色:即肯定人類平等、男女平等,並保持民主特質。以此來看中國僧制的演化,因受儒家文化影響,「寺院漸子孫化,叢林產生傳法制」;而現在幾乎都是子孫制,實違反僧制的民主精神。太虛大師的「個人不得傳法收徒」實為教團化私為公的根本革新。再從當代台灣的傳戒制度,看導師對傳戒的評議:傳戒,難在清淨持戒的三師七證太難得了;受戒,難在受戒後應立即開始長期嚴格的修學;又舉寶華山、中佛會,傳戒流於形式之處。並說明我國出家與還俗的雜亂原因。導師認為僧教育的目的,是用於修行、學問、興福。在古今中外僧教育的省思中認為:中國佛教「重修行而義學衰」。但聞思經教的慧學中心,對發揚佛教功不可滅;而太虛大師理想的僧教育學制,足以媲美那爛陀;至於現今臺灣佛教,應從教學相長中造就師資。對於僧俗關係,導師依阿含經,說明僧俗的定義與責任;再從各律〈戒經〉舉出三點,說明印度早期僧俗關係親和。而對過去中國僧俗關係的偏失作反省,並提出建立在家佛教的方針。其他與僧制有關的,如:一、關於素食,導師駁斥偽科學的肉食者,及僧眾不妨食肉的謬論。筆者順便提及近代台灣佛教素食觀的演變。二、關於經懺與寺院經濟,導師說明經懺的由來與影響;筆者發現導師與聖嚴法師對經懺有不同看法;並以慈濟、福智為例,看今日台灣佛教的非營利事業。三、關於僧衣,導師對僧裝改革有正反方的評論;並解釋中國僧衣服色不統一之因。四、對僧眾主持佛化婚禮,導師也有開明的看法。第六章「昭慧法師在律學與佛教倫理學的特見」。先從昭慧法師敘述律制的開展及歸納印順導師的律學貢獻;再簡介法師的《四分比丘尼戒經彙編》、《律學今詮》、《法與律之深層探索》論集等,看其在導師律學基礎上進一步發輝的卓見,如:戒律與政治、法律的原理比較,從「八敬法」解構佛門男性沙文主義,「七滅諍法」是僧團和合的必要條件,佛法倫理視野與價值判斷例舉。昭慧法師的《佛教規範倫理學》是佛教戒律的法哲學,是以「緣起」為基本原理,貫徹「護生」精神,依「中道」為實踐要領;從中可看到法師在面對諸多議題上,主動與其它傳統對話;這也代表「人間佛教回應普世價值、引領社會思潮」的意義;因此於 110 年 6 月獲頒日本「庭野和平獎」,表彰其貢獻。
三、期許佛教律制有嶄新的開展
面對近代中國佛教界的困頓,太虛大師曾雄心壯志地全盤規劃「僧伽制度」的願景。但由於保守勢力的反撲,及舊習積重難返,大師的改革並沒有成功。印順導師自出家以來,深感現實佛教界主要是「思想」問題;故願多多理解教理,以對佛教思想起一點澄清作用。他承太虛大師「入世關懷」之精神,提倡「人間佛教」,並觀察現實,回顧歷史,展開多面向的教史、教理與教制之研究,在每一領域都成果卓著。在教制方面,導師從律典的部類與內容,到戒律的法理與條文,無不細心爬梳原典,挖掘關鍵性的文字紀錄,而提出眾多前所未見,卻又有所依憑的卓越見地。如:從戒的字義,看戒體的由來;慈悲喜捨(四無量定)在佛教史上的轉折;〈戒經〉條數的集成過程;僧團議事的表決,雖常採全體通過制,也有行多數決的民主制;透過布薩誦戒前的懺悔反省制,使僧團和合清淨;對女眾出家會使佛法早衰的「釋尊預記」提出質疑;並認為佛只制定「四尊法」而不是八敬法;……。幾乎為二千多年來,中印佛教在律制上的偏失,作了一個大翻案。史學者藍吉富教授認為:導師的佛學成就是歷史性的,其著述、思想在現代中國佛學史上,具有中流砥柱的地位,已隱然形成一股矯正時代偏蔽的挺拔學風;此種「深入義海、唯正見是尚」的學風,瀰漫在海內外無數研佛學子間,可能便是新一代中國佛學的主要推動力。又說:印順導師思想特質,是在求真、批判、主智論風格下展現的,為中國佛教的發展,指出一條可資遵循的大方向。後人如果繼承得宜,佛教史的發展,是很可能轉向的;也就是中國佛教史很可能有嶄新的一章。筆者認為:戒律是佛弟子的修行之基,與僧眾日常行持有關的律制問題,更關係著佛教的興衰。透過印順導師體大思精的探究,已為後學奠下從傳統過渡現代的厚實基礎。今後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拿捏得當,是佛子們應共同努力的,願此書能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目次
「印順學」推廣研究之向前邁步……………………….013
自序………………………………………………………………….017
壹、戒律德行篇………………………………………………..025
第一章 生命解脫與戒慧的實踐………………….. 027
第一節 生命的真相與解脫之道 ……………………………….027
一、人類對生命的看法與佛法的回應/027
(一) 人類對生命的看法/027
(二) 釋尊時代的印度宗教/028
(三) 釋尊獨到的深見—四諦/029
二、生命由來的真相—苦、集二諦/030
(一) 造業必受報/031
(二) 因煩惱而造業/034
三、解脫之道在三學—滅、道二諦/040
(一) 戒定慧三學的關係/040
(二) 佛法修定不重深定/040
(三) 佛法特重戒慧/044
第二節 戒與慧的實踐 ……………………………………………..044
一、從戒的字義,看戒體的由來/044
(一) 尸羅是善的習性,是人類生而就有/044
(二) 佛的戒法,是從深切了解而起淨信,
誓願作在家出家弟子/046
二、廣義的戒:一切正行 (三乘別的德行)/047
(一) 德行包涵內心與事行/047
(二) 人天乘的德行/048
(三) 聲聞乘的德行/050
(四) 菩薩眾的德行/051
三、狹義的戒:三乘別的戒法/054
(一) 在家戒法—五戒、八戒、十善戒/054
(二) 出家戒法/056
(三) 菩薩戒法/056
(四) 戒的目的:為達世間的「和樂善生」/057
四、戒的根源是「慈悲」/058
(一) 慈悲不殺 (護生) 是一切戒法的根源/058
(二) 慈悲的長養與體證/060
(三) 慈悲喜捨 (四無量定) 在佛教史上的轉折/060
(四) 慈悲是聲聞與菩薩的不同所在/062
(五) 慈悲表現在實際有變動性/063
(六) 儒墨以孝為道德根源的反思/064
五、慈悲的根源是「緣起」/065
(一) 慈悲是人心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的同情/065
(二) 依緣起來作慈悲與仁愛的比較/065
004 ‧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目次 005
(七) 成就利他的道次—齊家 治國 平天下/097
第二節 從印順導師核心思想
看「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提出 …………….100
一、印順導師對印度佛教史的論判/100
二、 中國佛教屬「後期大乘」急求成佛的淨土行/102
(一) 印順導師與太虛大師,
對印度三期佛教的分判不同/102
(二) 中國佛教屬「像法期」,
依天乘行入大乘的淨土行/104
(三) 中國佛教屬「後期大乘」特色是急求成佛/105
三、 從全體佛法觀點看淨土,不同於傳統淨土行/106
(一) 淨土是大小乘人共仰共趨的理想世界/106
(二) 大乘經特讚西方淨土阿彌陀佛之因/107
(三) 中國的稱名念佛法門,是受西域譯經傳法者影響/108
(四) 從往生極樂的三部經典,
看所被根機漸普遍,法門也漸低淺/109
(五) 往生淨土與莊嚴淨土的省思/110
(六) 易行道與難行道的抉擇/111
(七) 回應淨土行者對淨土的四種讚揚/113
四、印順導師從印度四期佛教中抉擇其核心思想/115
(一) 「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相當於第一義悉檀/116
(二)「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相當於對治悉檀/116
(三)「(梵化之機應慎)」是世界悉檀/117
六、對緣起的如實了知是「智慧」/068
(一) 對「緣起」的如實了知/068
(二) 般若空慧的價值:對治戲論 (自性執)/071
(三) 般若空慧的修學:聞思俢證的次第/072
七、「慧」是「戒」的開始與完成/075
(一) 慧是戒的開始:聽聞→正見→淨信→戒行/075
(二) 真正的『梵行已立』是無漏聖道的成就/077
第二章 佛梵儒德行的比較
與「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提出……. 079
第一節 佛法德行與印度六法、儒家德行的比較 ………079
一、佛法德行與印度六法的比較/079
(一) 印度宗教以六法能得三種樂/079
(二) 佛教的「人天乘」除去祭祀、咒術/081
(三) 基於人天的「聲聞乘」也除去祭祀、咒術/082
(四) 基於人天聲聞的「菩薩乘」
融攝祭祀、咒術、苦行/084
二、佛儒修學歷程的德行比較/089
(一) 儒佛之道大同/089
(二) 道之宗要及其次第/090
(三) 格物以致其知 (正見成就即信成就)/091
(四) 誠意 (戒成就)/094
(五) 正心 (定成就)/094
(六) 修身 (慧成就)/095
006 ‧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目次 007
(二)《戒經》的組織/139
四、〈經分別〉的探究/143
(一)〈經分別〉的意義、內容與集成/143
(二) 印順導師與平川彰對〈經分別〉的不同看法/145
五、摩得勒伽與犍度的探究/147
(一) 律的「摩得勒伽」是犍度的母體/147
(二)「受戒犍度」的集成與內涵/149
(三)〈犍度〉的成立/153
六、比丘尼律與律藏組織的探究/156
(一) 比丘尼律的探究/156
(二) 律藏組織的探究/158
第二節 印順導師對平川彰「大乘教團起源」
三種立論的反思 ……………………………………..161
一、佛塔應為僧伽所有/161
二、部派間是可交往共住/163
三、十善戒不單屬在家戒/165
四、部派間已漸傾向大乘/167
第四章 印順導師與傳統研律者的比較……….. 169
第一節 研律方法的比較 ………………………………………….169
一、印順導師的研究方法/169
(一) 史地考證法/169
(二) 依三法印研究佛法/170
(四) 「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
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117
五、印順導師「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提出/118
(一)「人間佛教」受太虛大師影響而有不同/118
(二)「人間佛教要略」的含意/119
(三) 「人間佛教」以釋尊時代的佛法為本,
解脫心不礙利他行/121
(四) 人菩薩行的真實形象/122
(五) 向正確的目標邁進/123
六、《成佛之道》是「人間佛教」思想的精要展現/124
貳、研律對比篇………………………………………………..129
第三章 印順導師的律藏研究及其與平川彰的異義 131
第一節 印順導師對《律藏》集成的探究 …………………131
一、大乘「重法輕律」是佛法發展中的一大損失/131
(一)「法與律」本是同一內容的兩面/131
(二)「法與律」因僧伽發展而分化對立/132
(三) 大乘「重法輕律」是佛法發展中的一大損失/133
二、印順導師對《律藏》集成的探究/134
(一)《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的寫作動機/134
(二) 《律藏》的集成次第/135
三、《波羅提木叉經》(戒經)/137
(一)「布薩」是說戒的制度/137
008 ‧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目次 009
五、提婆達多的五法破僧/215
六、兩次結集對教團的影響/217
七、佛陀最後的教誡/219
參、興革傳承篇………………………………………………..223
第五章 印順導師論中國佛教制度的興革之道 … 225
第一節 泛論中國佛教制度 ………………………………………225
一、 僧制取法當時的政治,但肯定人類平等,
保持民主特質/226
二、中國僧制的演化/227
(一) 初仿印度「依律而住」,後演化為二/227
(二) 受儒家文化影響,寺院漸子孫化,
叢林產生傳法制/228
(三) 民國元年的「中國佛教會」是僧俗混合制/235
三、僧制的回顧與展望/236
第二節 受戒傳戒與捨戒還俗 …………………………………..237
一、當代台灣的傳戒制度/237
(一) 戒嚴期中國佛教會主導台灣傳戒/237
(二) 訪談淨心長老/238
(三) 訪談道海長老/242
二、對傳戒的評議/243
(一) 聖嚴法師與續明法師的評議/243
(二) 印順導師說明傳戒與受戒的難/244
二、中國律宗的由來與開展/172
三、戒體觀的比較/175
(一) 印順導師的戒體觀/175
(二) 傳統律宗的戒體觀/177
(三)「僧種斷絕」之慮/178
四、印順導師對傳統律宗的評議/179
第二節 和樂清淨僧制的探究 …………………………………..180
一、出家戒法的演變與內涵/180
(一) 從《阿含》掘發出家真義/180
(二) 早期出家戒法的演變/181
(三) 發展完成的三類出家戒法/182
(四) 具足戒法的條件內涵/184
(五) 出家對資具、眷屬、男女欲的處理/187
二、和樂清淨僧制的探究/188
(一) 僧制由來與特色/188
(二) 早期僧團生活的演變/189
(三) 印公歸納釋尊制戒的動機為六義/191
(四)「六和敬」的僧團生活/193
(五) 和樂清淨的僧團是佛陀慧命的擴展與延續/197
第三節 現代研律範例 ……………………………………………..199
一、關於「女眾出家」/199
二、「八敬法」的由來與影響/203
三、小小戒的取捨/207
四、金銀戒的受取/212
010 ‧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目次 011
(二) 駁斥僧眾不妨食肉/273
(三) 近代台灣佛教素食觀的演變/275
二、經懺與寺院經濟/281
(一) 經懺的由來與影響/281
(二) 印順導師與聖嚴法師對經懺的看法不同/282
(三) 今日台灣佛教的非營利事業,
以慈濟、福智為例/284
三、關於僧衣問題/288
(一) 印順法師對僧裝改革的評議/288
(二) 印順法師對僧衣染色的論究/290
四、主持佛化婚禮/292
五、白衣不許研律/294
第六章 昭慧法師在律學與佛教倫理學的特見 … 297
第一節 昭慧法師在律學方面的特見 ………………………..297
一、敘述律制的開展及印順導師的律學貢獻/297
二、《四分比丘尼戒經彙編》的特色/304
三、《律學今詮》闡述律學基本原理及應用議題/305
(一) 戒律與政治、法律的原理比較/306
(二) 從「八敬法」解構佛門男性沙文主義/308
四、《法與律之深層探索》論集簡述/313
(一) 滅諍是僧團和合的必要條件/314
(三) 印順導師舉寶華山、中佛會傳戒流於形式之處/246
(四) 關於「菩薩戒」的頭頂燃戒香/249
三、關於還俗與出家/250
第三節 僧教育的目的、省思與實踐 ………………………..252
一、僧教育的目的,用於修行、學問、興福/253
二、古今中外僧教育的省思/256
(一) 聞思經教的慧學中心對發揚佛教功不可滅/256
(二) 中國佛教內傷是「重修行而義學衰」/256
(三) 太虛大師理想的僧教育學制足以媲美那爛陀/257
(四) 現今臺灣佛教應從教學相長中造就師資/259
三、印順導師的僧教育實踐/260
第四節 僧俗關係的回顧與展望 ……………………………….263
一、僧俗的定義與責任/263
二、早期印度的僧俗關係和合/264
三、過去中國僧俗關係的偏失與反省/266
(一) 明太祖政策的偏失,經懺流為僧眾生計/266
(二) 民國以來的「俗之僧奪」與「僧之俗變」/267
(三) 希望真誠的護法能從旁助成僧團的和樂清淨/269
四、建設在家佛教的方針/269
第五節 僧制的其他問題 ………………………………………….272
一、關於素食問題/272
(一) 駁斥偽科學的肉食者/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