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止觀思想與實踐:學習廣論一定要知道的解脫道關鍵

NT$299

已售完

描述

《菩提道次第廣論》,乃通學顯密的宗喀巴大師總攝三藏十二部經之要義編著而成
其循法龍樹菩薩、無著論師傳承的道軌,據「三士道」根機之高下
由初淺引導至高深的修習漸層,廣引諸多經論言說如何在通往了悟生死的解脫道上及證悟佛果的菩提道上精進持修
始自道前基礎之建立,經下、中、上三士道進修理路,乃至奢摩他、毘缽舍那之止觀修持,言及之處無不鉅細靡遺
此大論如理闡述修習佛法的根本、體性、思維與實踐,次第開展戒學,定學與慧學之修持進程
如此內容架構縝密完備的佛法修學著述,不僅在西藏前無所見,綜觀顯密各宗現存之經論亦無出其右者

從聽聞法義,到思維法理,致最終修持的實踐
儘管吾人皆明白三者循序漸進之必然,然則求道成就與否的關鍵-止觀修持之具體實踐
對吾人初學者而言,不免產生霧裡看花的疑慮
所以,按部就班地解析《廣論》止觀所據之思想理路
透由拾級而上漸層修習的三士道進路,才能呈顯止觀思想內涵與實踐次第

是故本書探討內容含攝以下三者:
一、察考宗喀巴大師之思想根源及《廣論》之著作依據
二、探究《廣論》止觀修學之思想與實踐是否於上士道修學階段肇始建立
三、究明止觀修學之實踐步驟,同時進而探討其如何為求道證悟之根本

作者冀望透過此研究以理解西藏佛教於止觀修學之顯密共道基礎
並且得以實踐止觀法門以對治煩惱,進而破除吾人所受無明束縛之苦
俾使己身開展自利利他之佛法修學,建立自他超脫生死苦樂之宏觀
本書以中文文獻為主要研閱文本,其多為藏譯漢之第二手資料
然為求增進對《廣論》義理詮釋之理解無誤,除採用《廣論》漢譯版本之外
亦參閱藏文原典及英譯版本LAM RIM CHEN MO-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以利相互對照
又由於止觀乃佛教極為重要之修行法門,不論是北傳三藏、南傳三藏、還是藏傳三藏,止觀內容皆以不同面貌出現在各經文中
所謂如來功德力並無分派別,但善巧方法或有些不同,職是之故,本書亦參閱其他各宗派涉及止觀之經藏文獻

依文獻所關涉內容而言,本書參閱之著作資料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一、《廣論》譯本之相關著作
二、西藏佛教歷史背景
三、宗喀巴大師之思想淵源及特色
四、《廣論》止觀思想內涵與實踐方法

本書特色
佛陀所教導之佛法實踐,止與觀乃最核心之兩大必要修持
經由串習止觀而獲證奢摩他與毘缽舍那,乃至通達止觀雙運而證悟涅槃,實踐止觀修持乃是趣入涅槃究竟之重大關鍵

西藏佛教格魯派宗喀巴大師融通顯密佛理教義,其統整西藏佛教體系化之重要著作即《菩提道次第廣論》
讀懂該論便可明瞭止觀修習實則貫串於三士道之修學過程,而非僅始於上士道階段
此論詳實述明行者依照修學次第,致力於並重身心修持之止觀雙運,終至成就自利利他之無上正等正覺

本書掌握佛教顯密修學基礎之梗概,使進而能致力於身心修持並重之止觀雙運
終至成就自利利他之菩薩道,為成辦究竟無上正等正覺而具足資糧
特由戒定慧三學之修學進路與相互關聯契入,說明此大論止觀思想與實踐之奠基,再藉由探討禪定修持之理與緣起性空之義
建立清淨無染之正念與正見,然後反覆串習而成辦奢摩他與毘缽舍那,最終實踐止觀雙運之境界,從而解脫生死以證悟佛果

作者:連英華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9574472796
叢書系列:讀懂經論
規格:平裝/304頁/16k菊/14.8 x 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