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玄奘大師在未寫《八識規矩頌》之前,翻譯了《瑜伽師地論》,闡釋心識運轉,以及瑜伽師修行證果的過程
可是,這本論著100卷實在太複雜了,許多人讀不懂,於是玄奘大師就將它濃縮成《八識規矩頌》,剖析凡夫的修行次第,直到成佛的過程
所以,《八識規矩頌》可說是唯識學的精要
如果說《百法明門論》是唯識學的入門書,那麼《八識規矩頌》可說是一本修行手冊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心、意、識這三個字有時可以通用,有時卻各有含義
三字通用是指能夠分別與識別
三字各有不同含義時,心,是集和起的功能,指第八識;意,是思量的功能,指第七識;識是了別的功能,指第六識
《八識規矩頌》是探討八識的境、行、果,也就是如何轉識成智,從凡夫到佛果一路的修行境況
第二章 前五識頌
本章深入探討前五識,也就是我們的表層意識,因為它最容易理解
第一頌指出前五識和外境的關係
前五識一接觸外境就會產生三境、三量和三性。境是對境,包括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量是衡量對境,包括現量、比量、非量;性可分為三種:善性、惡性、無記性
前五識中的眼、耳、身三識只有在二地才有,二地是指五趣雜居地和離生喜樂地
來到第二禪定生喜樂地,眼、耳、身三識就不再起作用
在五十一個心所法中,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
即五個徧行心所、五個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和六個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癡三個,及二十個隨煩惱中的兩個中隨煩惱和八個大隨煩惱
第二頌文指出前五識產生作用所需的條件,首先必須要有淨色根
其中,眼識生起需要九個緣,耳識生起需八個緣,鼻、舌、身三識生起需要七個緣才能產生作用
鼻、舌、身三識一定要根和境相接觸才能產生作用,而眼識和耳識則要有空間(距離)
沒有智慧的人不能分別何者為根,何者為識
第三頌文指出修行過程以及修行後的果
修行到初地的結果就是證得我空,所得到的智慧是後得智,已不再執著相分為實有,但還沒有證得真如智
要等到第八識完全清淨了,前五識才跟著清淨,此時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分身,廣度十方眾生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六識是我們的思想中心,也是修行的下手處
第一頌文是講第六識的行相,第六識有三性、三量、三境
在三界輪迴時,如果我們肯用心,很容易就會覺察到第六識,以及和它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
第六識猶如心猿意馬,我們因而煩惱不斷
第二頌文中指出第六識在性、界、受三種法中變動不羈
五十一個心所全體經常和第六識聯結在一起,所以第六識的作用最強,只要它一個念頭起來,就立刻從我們的行為和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感招引業和滿業
第三頌文是修行的過程和結果
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進入歡喜地的第一心,雖然已經有了後得智,但俱生我執和法執仍然現起
要一直修行到第八地後,第六識才完全清淨,轉為妙觀察智,可以清楚觀照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章 第七識頌
第七識是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為何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根源所在
第一頌文講第七識的境況和行相
第七識的相分屬於帶質境,故非量
第七識是根據第八識的業力而執著有我
與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法有十八個,包括八大隨煩惱心所、五徧行心所和五別境心所中的慧心所
此外,四惑(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也是一直跟隨著第七識
第二頌文指出第七識又是恆又是審
第七識一直在思考,而且永遠以自我為中心,四惑和八大煩惱一直跟著第七識形影不離,因而我們日夜都處在昏迷不覺的狀態
前六識是以第七識為根,以第七識為染淨依緣。第七識因為一直以自我為中心,故分別一生起,自然有種種煩惱產生
第三頌文是分析第七識的行和境
第七識第一個要轉的契機是初地,去除了我執和法執,當下有了平等性,見到空性,這是第一轉,又稱為「下品轉」
修行到了第八地是第二轉,稱為「中品轉」,此時已經不必刻意的修行了,這時才是真正的任運自在
等到修行到了第十地,第七識完全清淨了,就可以現起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但只有初地至十地菩薩已經見空性者才能受用
第五章 第八識頌
第八識是最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生死流轉的中心
第一頌文講的是第八識的境
第八識是無覆無記,它的心所只有五個,也就是五徧行
死後只有業力跟隨著我們,而我們也是依著自己的業力,決定下一世出生在哪一道
第二頌文是講第八識的相
二乘只觀察到第六識,因為不瞭解第八識,所以就與大乘的論師們爭論不已
第八識猶如大海般深廣,也像深淵一般不可測,風一吹起就能掀起七識波浪
第八識是大海,而七浪境是風
第八識能夠受熏,並且執持種子、五根、色身以及器世間
因此在生死過程中,第八識是最後離開身體,保存著我們所有的業力、習氣,但它是最先進入受精卵的
我們在三界六道裡輪迴不已,直到成佛以後,才能自由自在
第三頌文是講第八識的果
修行到第八地「不動地」時,不會再有任何新的業力習氣加入第八識,但舊有的習氣還有待清淨
要一直修行到第十地金剛道的最後一心時,第八識的種子習氣才會完全清淨
第八識此刻立即轉為大圓境智,與此同時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而第七識則轉成平等性智
第八識一旦清淨了,就好像無盡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如果已經發心行菩薩道,就要懂唯識學
否則修了任何法門都沒意義,因為不曉得自己目前的狀況,也不曉得禪修到底是要修什麼、念佛是要念些什麼
掌握唯識學就等於掌握了人生、宇宙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了解整個心識作用以及修行過程
作者:鄭振煌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7
ISBN:9789574473076
叢書系列:大眾佛學
規格:平裝/41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